网站首页 > 贴心话儿 > 关工工作调查与思考
怀宁县秀山乡章岭村关心下一代工作网格化管理探索
【时间:2021-12-09】【阅读:1536次】
汪华 汪秀中
章岭村地处秀山乡东部,观音洞水库(观音湖)坐落境内,山清水秀,村容整洁。全村总面积6.8平方公里,有28个自然村庄,858户,3580人。2021年章岭村两委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继续加大农业产业的发展,蓝莓种植面积达400亩;投资110万元完成了老村部生态园建设,全面实现了全村进组入户通水泥路面全覆盖;完成村庄整治提升工程,新建文化广场两座,村内主干道路安装太阳能路灯239盏。村庄内垃圾收集转运有序,卫生保洁进一步向组户延伸、覆盖面不断拓展;改厕力度加大,进一步实施改厕革命整村推进工程。省美丽乡村示范点建设顺利通过验收,村居民收入稳步增加,各行各业发展态势持续向好,不断充实的经济基础也为章岭村关心下一代工作提供了更加坚实的发展平台。
一、把关心下一代工作摆在村工作的重要位置。2021年我村关工委工作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对关心下一代工作一系列重要指示精神为指导,严格遵照县乡关工委的工作要求,不断强化班子建设。选用事业心强、责任心强、能干事、志愿奉献的五老同志加入村关心下一代工作之中,配齐配强了关工委班子。成立了以村支部委书记为组长,两委班子成员参加的工作领导小组,安排有专门办公室,配套办公设备,坚持常态化办公。选配了以书记为村(社区)关工委主任,指定一名懂业务的同志为副主任,组织有爱心、志愿参加关工工作的村(社区)“五老”人员参与的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组织“五老”志愿者结对帮扶,通过组织发动、典型推动让德高望重、身体健康、热心公益事业的老同志“出山”,并充分发挥他们在政治、经验、威望、时空、亲情、人脉等方面的独特优势和作用,建设好一支由若干成员组成的“五老”队伍,把“固本强基”落到实处。让村(社区)中的留守儿童、特困家庭中的儿童,残疾儿童,行为失范青少年等充分感受到社会的关心关爱;2021年新增15名“五老”人员加入了志愿者队伍。
二、逐步完善网格化管理。2021年,在县乡关工委的精心指导下,村两委结合章岭村实际,建立了章岭村关心下一代工作网格,将章岭小学作为村网格化管理教育培训的基地,负责对志愿人员进行业务辅导、也是志愿人员聚会商议的场所,逐步将管理网格向村民组、农户家中延伸。首先在自然村庄仓庄、胡店、瓦窑、船形、徐洼5个村民组进行试点,选配一名乐于奉献,志愿服务的老同志为网格长,招集五名有事业心的五老志愿者组成网格,联系并开展关工工作,每个“五老”志愿者根据自身情况联系5-10户,在家庭矛盾调解、暑期防青少年溺水、新冠疫情期间个人防护、交通重点路段劝导青少年儿童规范通行等工作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形成了良好的关爱氛围。至今年10月,试点工作已结束,根据试点工作经验,现在全村建立管理网格5个,以村书记为总网格长,设指导员一名,辅导员一名,下设5个网格长,每个网格设网格管理员若干名,将全村每个农户都纳入管理网格之中,村关工委每季度至少研究一次关心下一代工作,听取网格长工作汇报,虚心接受县、乡关工委领导的指导,不断采纳社会各界的建议、并联合妇联、共青团帮助解决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三、明确成员职责,确保管理网格正常运转。总网格长根据实际情况,每季度召集一次网络长工作会议,商议各网格长提出的重点难点问题,从总体上把握管理网格的正常运转,各网格长负责联络各网格成员,传达村关工委及网格长会议精神,指导网格员工作有序开展,并负责上报在管理中出现的网格长及网格员不能处理的问题。指派一名村委干部任网格管理员,负责资料的收集、档案归档、定期提醒总网格长召集会议等。邀请章岭小学校长兼任网格辅导员,负责根据管理需要对各网格成员进行业务知识的培训,确保从理论上不断提高各网格长及网格员的能力水平。
四、不断为村关工网格小组开展工作提供必要条件。采取有力措施,提供条件保障,确保村关工委网格化运转有组织、有人员、有培训基地、有活动经费、有制度、有文件柜、有展板等,确保网格化村民小组、自然村庄关工工作正常运转。
五、以管理网格为载体,多方位做好关心下一代工作。村关工委关心下一代工作的主体是志愿关工工作的老同志,服务对象是儿童、少年。一是把建立结对帮扶网格作为今年关心下一代工作的重中之重,不断强化网格长、网格员的工作职责,把关心村内残疾儿童、留守儿童、贫困儿童、单亲家庭儿童、失足青少年的成长真正落实到实处。帮扶工作实行跟踪调查,帮助他们完成学业,自强自立。二是突出网格化管理的工作形势。在深化“三爱”教育、党史国史教育的基础上,“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以章岭小学为基地,继续办好家长学校、巩固建设好家庭教育基地,以动员社会各界广泛参与,推动形成爱国爱家、相亲相爱、向上向善、共建共享的社会主义家庭文明新风尚。结合春节、清明、端午、中秋、重阳等传统节日,大力开展优秀文化传统教育,形成由孩子学带动父母学;由父母学带动家庭学;由家庭学带动全村学的浓厚氛围。三是教育未成年人懂得社会责任,传递孝悌爱心,通过有效载体,教育下一代,影响上一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