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活动荟萃 > 活动荟萃

“小山村”育出“金凤凰”!岳西大歇村书写“人才振兴”故事

【时间:2025-10-23】【阅读:48次】

  大歇村,坐落于岳西县北部边陲的深山之中,村域面积23.5平方公里,辖211户810人。自2008年起,在村党支部的坚强引领下,这个曾经的穷乡僻壤,逐步蜕变为全国文明村镇、国家3A级旅游景区、安徽省乡村振兴示范村与安徽省乡村干部实训基地。2024年,该村农民人均纯收入达35000元,较15年前增长10倍以上。探寻其飞速发展的密码,正是从“关爱下一代、倾力育人才”入手,拨动了乡村持续发展的关键之弦。


  求变:以“人才培育”为钥,开启发展新局

  2008年3月,大歇村新一届村“两委”班子上任伊始,便在支部会议上作出首个重要决议:成立“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与“希望助学协会”。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亲自担任关工委主任,同时聘请老教师、老村干、老乡贤加入希望助学协会,为关爱工作注入专业力量。

  针对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及高中、大学在读学生,村里建立起详细台账,推行协会成员与学生家庭“一对一”联系制度,全力保障每一名学生“不辍学、安心学、进取学”。协会成立初期,党员、村组干部率先捐款,同时积极对接爱心企业争取捐助;近年来,更是从村集体收入中专项列支资金,既解决学生就学困难,也对优秀义务教育学生和深造学生予以奖励。2008年至今,累计发放助、奖学金超100万元。


  每年8月底,由关工委牵头的全村学生及家长代表大会如期举行:为义务教育学生发放学习用品,为优秀学生颁发奖状与奖金,为新录取的大学生、硕士生佩戴绶带、胸花,并给予1000—3000元奖学金。热烈的会场氛围中,每个人都能感受到新时代的幸福感与党的关怀温暖,也深刻体会到“培育好下一代”的长远价值。17年间,这个仅800余人的小村庄,先后培育出10名硕士生、59名本科生、90名专科生,人才崛起为大歇村的持续发展注入了强劲后劲。

  求实:以“环境育人”为基,涵养成长沃土

  “环境育人,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大歇村党支部以党建为引领,将育人理念融入乡村建设的每一处细节:依托原三线建设502山洞旧址,打造占地13000平方米的爱国主义国防教育基地,设置“红色岳西”等6个展呈体验区,让民族精神、爱国精神、奋斗精神可感可学;建成党史墙、党建主题公园、廉政文化长廊、河畔书社等阵地,让青少年随时能在书社静心阅读,在体育场地强健体魄,于潜移默化中汲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新时代正能量。

  从家乡的日新月异中感受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从生活的改善中感恩党的领导,从“比学赶超”的氛围中优化家庭教育环境与方法——大歇村通过评选“最美家庭”“最美创业者”“最美家长”,常态化表彰优秀党员与村民,深化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建设、践行村规民约等举措,让文明新风渗透到每一个居民组、每一个家庭,更帮助青少年树立正确“三观”,引导他们成长为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接班人。

  求新:以“精准关爱”为要,织密成长保障网

  “为未成年人撑起舒枝展叶的晴空”,是大歇村关工委开展工作的出发点与落脚点。村里将关爱举措细化到每一个环节:为留守儿童明确监护人、监测就学借宿场所安全、保障往返交通接送、定期随访困难家庭、协助病患学生就医……通过“结对帮扶+网格化管护”模式,让安全意识与法治观念深入人心。17年来,大歇村从未发生过未成年人失管失控事故与青少年失足事件。

  与此同时,村里积极为青年搭建就业创业平台,先后引进并成立安徽省慧岳同创旅游发展有限公司、大歇湾漂流有限公司、岸香大歇国际酒店等7家企业,带动60余名青年就地就业,实现“专业人做专业事”,激励青年“学有所用、用有专攻”。大学生储伟在岸香酒店就业,月收入超5000元,既能兼顾家庭,又能发挥管理特长为村产业发展出谋划策;大学生朱余兴则运用所学知识开设网店,通过直播带货推广农特产品,同时宣传大歇村旅游资源,为乡村旅游拓展新空间。农业与旅游产业的蓬勃发展,为青少年开辟了广阔的就业赛道,让他们“学有目标、深造有底气”。


  “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大歇村将关心下一代工作作为乡村发展的“先手棋”,以持续创新的方法、求真务实的举措,不仅提升了村民的幸福感与获得感,更激发了大家参与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主动性与积极性,推动乡村各业蓬勃发展,为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2024年8月,安徽省关工委主任张俊在大歇村调研时给予高度评价:“大歇村班子坚强带得好,目标明确干得好,两个协会结合好,教育关爱效果好!”同年,大歇村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被授予2024年度全省关心下一代“十佳关工委”提名奖。(王学才 郑云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