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活动荟萃 > 工作交流

风靡各地的“陪读”现象

【时间:2016-06-03】【阅读:2448次】

当前,为中小学生陪读现象风靡各地。县镇处处老人为孙陪读,留守儿童到哪里,爷爷奶奶就跟到那里。农村人租居学校附近,为孙儿、孙女安营扎寨。大街小巷,老太太穿门过户,公路上,老大爷骑车奔波,风寒酷暑,农村关门锁户。无论是幼儿园、小学,还是初中、高中,陪读现象比比皆是。

真可谓:老翁往来奔波,老妪洗碗刷锅,儿媳打工在外,幼童惯养娇窝。

一、陪读的原因

1、家看家,户看户,相互攀比。你家有钱,我家更有钱!陪他三年,以此为荣,富二代,娇三代,看谁时髦。

2、老人无依托,受命于儿媳。只要去陪读,儿媳百依百顺,在家劳累生产,反而遭埋怨,乐得老来俏。

3、农村小学乐于顺水推舟,你认为城镇学校好,就让你转学。村完小六、七个老师,三、五十学生,老师英雄无用武之地,早去晚归。

4、乡镇中心学校,五、六年级集中教学,孩子年龄小,离家远,不安全,只有陪读。

5、乡镇初中,学生越来越少,许多家长将学生转到县城学校,造成县城陪读的多。

6、高中生学习任务重,起五更,睡半夜,寒窗苦读,“二本”是目标,“一本”是方向,陪读成了“当务之急”。

二、陪读的艰辛

家中无爷爷奶奶的,父母只得留一人陪读,是读书的孩子造成了新“牛郎织女”;有爷爷奶奶的,陪读的自然是老人,一些年纪偏大,身体不好的,离家在学校近旁陪读,常常出现摔倒、车祸等事故;陪读房租一年好几千,家中的菜园地无法耕种,连蔬菜也要买,加上交通费和其他额外支出,孩子读书的成本成倍增加,新的贫困户在破土而出。

王河镇有一户,女儿读大一,儿子读初二,家庭收入全靠夫妻做小生意,陪读的任务落在患糖尿病的老奶奶身上。但陪读不到三天,奶奶摔了一跤,肋骨断三根,手骨折,一对小夫妻到广东不到三天,只得返回家乡,四目相对,欲语泪先流。

三、陪读的弊病

1、孩子如温室的花,保温箱里的苗,得不到锻炼,生活不能自理,到城市分不开东南西北,衣不会洗,饭不会做,苦坏了第三代,与发达国家比,输在“起跑线”。

2、陪读人无所事事,常常靠小赌博混光阴,滋长了坏风气,言传身教,带坏了儿孙。

3、减弱了营养餐的作用,“营养”不到学生。

四、几点想法

1、农村学校应聘用年轻的大学生当老师,改变当前教师老龄化的现象,真正实现“均衡教育”,使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以与城里相同的教育教学质量,吸引学生以近就读。

2、加强初中师资建设,以课堂教育为中心提高教育质量。教育教学质量与城里学校一样了,哪个家长还给孩子转学?

3、改善高中住宿条件,大力降低高中生读书费用,使家长能放手让孩子住校。

陪读是近几年出现的新现象,功过利弊有待广泛研讨。当前教育部门应该做的一方面是尊重群众,只能“疏”不能 “堵”。另一方面是想方设法改变农村教育落后面貌(不只是校舍建设,还要大力改善教学环境,提高教师待遇,真正实现“均衡教育”),从源头上消除陪读现象。只要教育均衡发展了,家门口有了好学校,学生自然就不再往城里挤了,陪读就自然不需要了。(潜山县宋章汉  程荣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