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活动荟萃 > 工作交流
五老在行动 热心为三农
【时间:2014-08-07】【阅读:2968次】
在潜山县“关工”队伍里,有一批热心于“三农”的“五老”。他们有的是从乡镇领导岗位退下来的老同志,有的是高级农艺师、林业工程师、农机工程师,还有的是老劳模、老教师、老战士,年龄最大的已近八旬,最小的也有60多岁,大多数都有着十年以上的关工“工龄”。这些“五老”经常下乡,深入田间地头,走村串户,向青年农民送科技、传经验、解难题,培养他们成为懂科学、会管理、创业致富奔小康的新型农民。这个团队的主体,就是潜山县关工委科技兴农委员会。
一
科技兴农委员会由21人组成。主任华心德,今年76岁,仍然精神矍铄,思维敏捷,勤于思考,不断创新,不仅精心谋划整体工作,而且身体力行,参与活动。十多年来,他怀着饱满的政治热情,以科技育人为己任,同“老科技”在一起,坚持到农村送科技、抓培训,从建立超级稻示范基地到扶持种粮大户,从培养新型农民到寻找“青年创业之星”,从关爱留守孩子到关注民营企业的青工教育,以至向青少年开展科普教育和电脑培训,无不倾注了他的精力。在他的带领下,整个团队齐心协力,全县科技兴农工作势头良好,历久弥新。2008年,他被评为全省老干部先进个人。科技兴农委员会也曾多次被省、市关工委评为先进集体。
县关工委委员、高级农艺师詹多根,为发展粮食生产,十多年来一直坚持办点。连续三年在梅城镇王湾村建立百亩超级稻示范基地,手把手向农民传授技术,带动周边农民增产创收;近年来又到源潭、王河、油坝等乡镇的三个种粮大户,指导高产攻关,创造了水稻亩产896.4公斤的新纪录。他今年已78岁,仍在为培养新型农民出力流汗。
县科技兴农委员会委员、林业局关工委副主任、省劳模储浩川,今年76岁,为了发展油茶,六年前他接受林业局领导的委托,返回家乡,在深山区槎水镇逆水村帮助汪国智等三位青年农民办起了油茶生产合作社,通过技术培训和对老茶园的改造,使840亩老茶棵恢复了生机,新茶园面积已发展到1150亩,2013年油茶收入30万元,现已成为市、县油茶发展示范基地。储浩川也被誉为“盛世展风采,老树发新枝”。
今年78岁的徐敬宾和68岁的田方朝,在关工委中身兼多职,他俩既是县科技兴农委员会副主任,又兼任县农委关工委副主任,2012年以来又被海南卫康制药(潜山)公司聘请为关工委顾问,经常参加他们的青工教育活动。在公司开展的济困助学活动中,徐、田二老积极参加公司的爱心团队,冒着高温酷暑,跑遍14个乡镇,走访贫困学子家庭,一一落实资助对象,使公司每年10多万元的资助款发放到真正贫困的大学新生手中。
二
“五老”们还经常深入农村,就“三农”问题开展调查研究。近三年来,他们围绕农村改革中的新热点,先后对种粮大户、特色产业、农业机械化、农技站建设、民营企业青工教育、农村劳动力转移等,进行了专题调研,撰写出《关于种粮大户几个问题的思考》、《十个青年致富带头人》、《让青年农技人员发挥正能量》、《让青工同企业共成长》等一大批调查报告。呈送县委、县政府和有关方面参阅,有的在省、市、县报刊上发表,有的被县委讲师团列入“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教材,有的建议已被有关部门采纳并付诸实施,有的观点已引起了省、市关工委领导的重视。
在调研中,“五老”们付出了大量的心血。徐敬宾撰写的《让农民插上科技致富的翅膀》一文,曾在安庆市“关工杯”征文比赛中获一等奖,并被收入国家有关部门《共和国55周年文选汇编》一书。
三
近几年来,又有一批“年轻的”“五老”们,加入到“关工”队伍里来。科技兴农委员会委员、高级农艺师汪阳耕、农机工程师王会龙,都只有60多岁,他们发挥各自的特长,经常深入种植大户和农机大户,传授农作物病虫害防治和瓜蒌栽培技术,宣传落实农机奖售政策,农机使用技术。新任不久的县关工委副主任华得贵,把主要精力投向科技兴农,经常提出新课题,同大家一起探讨新的思路。
林业局关工委主任、林业高级工程师王其林,今年56岁,刚从一线退下来,就受聘于“经汇油茶”生产专业合作社,担任技术指导,帮扶青年农民李小周在丘陵岗上建立起4200亩油茶基地,采用地膜覆盖幼苗等先进技术,使茶苗成活率大大提高,并向全县推广,受到省林业厅领导和专家的高度评价。
王河镇关工委副主任、农艺师叶庆楼,是刚加入“关工”队伍的“新兵”,在一年多时间内,跑遍全镇16个村,一方面动员“五老”加入关工组织,一方面对青年农民的科学种田进行技术指导,受到了广大农民的欢迎。
(潜关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