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关爱工作 > 风流人物

大爱无疆 ——记潜山县林业局关工委常务副主任储浩川

【时间:2018-04-02】【阅读:3620次】


        当人们阅读今年八十高龄、潜山县林业局关工委常务副主任储浩川,时代给出了浓墨重彩的书写:全国林业先进工作者、全国星火计划先进工作者、省劳动模范、“乡镇企业家”“安徽省八五扶贫先进工作者”,乡镇企业优秀经理;“安庆好人”, 省、全市、全县关工工作先进个人。


                                   聚浩荡而击中流

       “历史只会眷顾坚定者、奋进者、搏击者。”1983年,储浩川领头承包了万亩荒山造林,成为全省承包大户,引来全省林业承包现场会。1984年,他乘势而上,成立“浩川林业开发公司”,先后参加全省、全国相关会议,介绍经验。


        “惟奋斗者进,惟奋斗者强,惟奋斗者胜。” 储浩川在传统手工纸槽的基础上,上马全自动机械造纸生产线,解决480余人就业,进入全国乡镇企业500强,成为新闻人物。为了合理利用资源,走“林场办工厂、工厂养林场”的发展路子生产汉皮纸,填补了安徽省造纸工业的空白,后搬迁到县城开办,实现“万亩林、万吨纸、八千万产值,伍佰万元税收。”工厂招收合明村劳力560人,全村600多户2000人(人均收入1700元,是当时村民收入十多倍,储浩川成为远近闻名的新闻人物。


                                       集百川而惠苍生

        储浩川坚守誓言:“不忘初心,画好人生的延长线。”退休后他怀着对家乡的眷恋之情,决定放弃县城的优越生活环境,同老伴一起回到阔别多年的深山区贫困村逆水村,出任逆水村扶贫领导小组顾问,学校聘请他担任校关工委顾问。他结合实际,走好了“脱贫攻坚,关工助力”的“七步棋”:一是与县林业局领导带领的40名干部走访200多户贫困户提出的分户实施的具体行动方案。贫困户做到“两不愁”( 不愁吃、不愁穿)、“四保障”(医疗、上学、住房、安全)保证2018年底村出列、户脱贫;二是与村两委领导多次前往塔畈乡体元村参观考察,到县扶贫开发办、发改委、财政局、供电公司等单位协商立项与筹集资金资金55万元,建好光伏发电站。该项目2016年底建成240kw,有60户贫困户受益,每户每年可分红2500~3000元;三是以个人名义写了一封建水电站的详细说明来信交给县政府,引起梅县长高度重视,立即批示要求槎水镇、县水利局、县国土资源局等相关单位赴实地进行可行性调查,做出设计规划,付诸实施,可吸纳80户贫困户入股分红,年收益4000-6000元;四是他帮扶两户贫困户,结对帮扶一名留守儿童。一户是操榜生产组王松青,全家四口人,一家之主王松青患眼癌,爱人常年生病,大女儿读大学,儿子在当地读初中,根据其家贫困实情,他同村领导主动与镇和县有关部门协商申请了低保户,每年有7000多元。他自己还从养老金中捐出4000多元帮其治病,就近安排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得到一点收入,维持家里生活。去年王松青病故,女儿大学毕业在南京一家医院工作,儿子上学也有保障,家境逐渐好转。另一户是操声龙妻子脑中风瘫痪,儿子升大学,家庭十分困难,在危难之际,他帮其整理材料,填表格申报低保户,每年补助5000元左名,同时找其弟弟操声建商量安排其儿子工作,家庭重新扬起生活的风帆。他还结对帮扶一名小学贫困家庭的留守儿童,除送去现金和书包、文具外,还经常深入学校和家庭与其开展谈心,了解学习、生活情况,全力帮助解决学习、生活方面的问题。五是他主动捐资6万元,使“ 组组通”的“畅道工程”顺利实施。2016年已修通5条7.8公里,2017年续修5条10公里,达到组组通,80%户户通。县乡公路逆龙路(逆水至龙潭)11.07公里,目前已完成招标,顺利动工,年底完工。;六是他选定5名贫困户在纸厂上班,每人年收入2-3万元;七是他动员陈屋组陈金伯承包荒山、荒地、荒田500亩种植核桃,成立了山核桃发展有限公司。动员青年农民汪国志、汪会文、储传林集资18万元转让收购老油茶林1000多亩,成立了猫湾油茶专业合作社。动员青年农民组建了瓜蒌生产专业合作社,茶叶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充分彰显了储浩川敢于担当的政治勇气、久久为功的政治定力、综合施策的政治智慧。


                                         兴甘霖而润万物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储浩川深知:“重视教育就是重视未来,重视教育才能赢得未来”、“教育兴则人才兴,教育强则国家强”的道理。1988年,他担任逆水乡合明村党支部书记,在村两委第一次会议上讨论决定:从1992年起全村上小学的学生全部免费,考上大学每人奖金300元。1996年逆水小学迁址,他从公司拿出30万元资助,后又与校方领导一起跑合肥、到北京联系企业老总仰智慧,资助300万元新建教学楼、幼儿园操场、大门。如今标准的校园、美丽环境博得乡亲们的满口称赞。如今“逆水最好的房子是学校,地位最高的是教师”,尊师重教蔚然成风,群众不比吃不比穿,只比谁家的孩子学习好,家中好孩子成为“光荣户”。


        “利民之事,丝发必兴;厉民之事,毫末必去。”据统计:全村30多年来考取博士21名,硕士41名,本科生314名,108名大学生走向世界,分布全国。全国、全省十多家报刊、网站分别报道深山区的“博士村”。


                                           (周普福 、 华心德  、 程荣旺  、童建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