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关爱工作 > 关爱活动

潜山关工委纪念改革开放40年座谈会发言稿选登

【时间:2018-08-13】【阅读:3328次】

                                                      眼见为实话改革


                                                      黄铺镇陈桥村:  陈结中


       建国以来,党一直重视农业生产,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党为三农保驾护航,农业由小农生产到现代农业机械化生产,改革开放,功不可没。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以粮为纲,贯彻农业“八字宪法”,党和群众一条心,男女老少不怕严寒酷暑,用勤劳的双手战天斗地夺高产。曾记得“双抢”时节收、插双季稻,社员们披星戴月,出大力流大汗,常常是早上一畈黄,傍晚一畈绿。辛勤的劳动,汗水浇灌使粮食产量年年增高。

       改革开放以来,科学种田为现代化农业指明方向。农技员为民服务到田头,国家不断创新农用机具,如插秧机、犁田机、电动打稻机等。那些年,党和政府开春一件事,大会小会以及大小报刊,均为农业生产鼓与呼,并真抓实管化肥、农药、种子具体工作,政府还为农民贷款保证生产经费。党的关怀、科学的发展,迎来连年农业大丰收,农民的劳动强度也大大减轻。

       进入二十一世纪,每年中央第一号文件,多是出台涉农惠农政策,干群亲热地称为“头号文件”、“尚方宝剑”,让农业现代化的程度与日俱增。

       我们村近十年来,盛行农业大户流转土地生产,县内外种粮大户显身手,机械化生产热火朝天。

       2014年,本村党员陈哲元,在上级农业部门支持下,在本村流转2000多亩农田,耕、种、管、收、烘、加,全程一条龙机械化生产。已经成立了“潜山县黄铺丰泽现代农机专业合作社”,吸纳324户社员入社,并带动周边900多农户从事农业生产。由于全面施展先进生产技术和现代机械的使用,其优质水稻亩产早已突破千斤关,年收成4000多吨优质稻谷,连年增产增收。

      合作社还增建了为农服务的配套工程项目,如精制大米加工厂、机器榨油车间等,出产的精米质量完全达标,榨油可为本身和周边村民服务。合作社还为社会农业服务,如帮远近农民烘干水稻数千吨;人机联动,帮助本镇黄铺村农业公司抢耕抢插数百亩。

       合作社2018年流转农田2800亩,目前优质水稻长势喜人。更为可喜的是,几年来,合作社培养了熟练农业工人38名,为周边农户,特别是贫困户提供了就近就业的好机遇,帮助贫困户脱贫致富。到目前为止,合作社重型机械阵势庞大,已拥有旋耕机、农用汽车、插秧机、联合收割机、大型烘干机等54台套。

       合作社拥有资产1000多万元,其规模为潜西第一家,多次获县、市、省农委表彰。2017年10月被评为“安徽省农业示范合作社”,2018年5月,国家农业农村部领导来陈桥视察合作社,指导工作,并给予了很好的评价。

       总之,眼见为实,四十年改革开放,现代农业机械化的宏图,就展现在我们身边!


                                  沧桑巨变,梦想成真


                                      源潭镇:  陈礼权


        三十八年前的杏花月,我和爱人拿着一张黑白合影,带着一斤水果糖,揣着大队开具的介绍信和一包两毛多钱的胜利牌香烟,到源潭人民公社领取结婚证。那是我第一次走进公社大院,记得院门上张贴的是还没褪色的红春联:对内搞活,对外开改。几颗光秃的法梧支桠下,一字排开十二间灰砖青瓦的办公室,一头是卫生间,一头是十几平米的厨房连餐厅,三口土锅灶占去三分之一空间,一张桌子四条板凳,板凳头与头铆集连接在一起。院子的北角一个大高音喇叭,一根线连接者七个生产大队。公社里仅有一部有线电话机,摆在当头一间办公室。

       三十八年来,一切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如今的青年人结婚,新郎开宝马奔驰迎亲,再简约的婚礼也是10万元左右。乡变成了镇,办公条件乃是天壤之别,这就是我理解的“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再从人们的住房看。当我的孩子上初中时,学校已矗起了一排排三层的楼房,这是源潭乡较早的楼房。与此同时,深山里有远见的人,就热衷于在镇区公路两旁,私自转购土地,盖起两层红砖楼房。就在那时候,我挑起村计划生育这艰巨的担子,一干十几年。计划生育工作作为国策,在当时就是举步维艰,所有行政领导政绩一票否决,老百姓重男轻女思想还根深蒂固。几十年过去了,经济社会发生了质的飞跃,人们的生育观点也随着转变,政策也人性化了。我的邻居张先生儿子去年考上合肥工业大学,去年秋天张先生又得一公主,双喜临门。只要你愿意,无论是什么户口,二宝想生就生。你没有经济基础,二胎是不敢想象的。这是改革开放所取得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双丰收。

      随着农村改革的深化,大部分农民从土地上解放出来了,外出务工掀起新高潮。不惑之年的我又担任村支部书记。农民进入县城或镇区购置商品房成了新的话题。一批又一批打拼族唱响时代的颂歌,其中许多有为的青年,在外创办了实体,也有一批人学得了技术、管理经验,他们带回雄厚资金,趁富民政策,盖起一座座标准厂房,引入先进设备和新的管理理念,开发新产品,带动离土不离乡的劳动力创收,实现了脱贫致富。这离不开改革开放的发展和完善,老百姓才能在奔小康的路上幸福美满,这就是我理解的“中国人民富起来了”。

      改革开放后的潜山县东大门源潭镇,民营企业如雨后春笋涌现,大浪淘沙后,塑料制造,磁材加工,香业、刷制业异军突起,源潭由农业大乡转换为工业强镇,进而发展成具有地方特色的中国刷业之都。

      老牌刷业“制造”升级,塑料、磁材、香业生机蓬勃,劳保用品、服装加工、建筑建材、生态农业、旅游景点开发、餐饮服务、信息交通,新兴物流等等,源潭镇由工业为主导又朝着信息服务型方向迈进了一步。特别是通过改革开放,源潭镇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卫生、便民服务各方面突飞猛进,新型工贸集镇也引来许多外贸企业入驻。源潭镇上缴利税200万元以上的企业有八家。当我把村支书重担传递给新的一代人之后,有幸来到源潭镇较大的民营企业永大体育公司工作。永大体育公司去年上缴税收366万元,企业壮大后不忘回馈社会,使一些弱势群体也享受到了改革开放的红利。永大体育组织志愿服务,去年向敬老院献爱心5000元,助学结对帮扶济困20000元,困难职工补助20000元,职工子女考上大学每生补贴4000元。永大体育部分困难职工,每年得到潜山县总工会爱心补助1000至2000元,一些职工子女得以顺利进入高等学府,实现人生梦想。这就是我理解的中国人民步步强起来了。

       风风雨雨几十年,从昔日山村羊肠小道,到现在各村民组硬化路面四通八达,出行便利快捷,群众幸福指数日趋提升,更多高楼大厦矗立在源潭镇党群服务中心周边,城镇化进程加快了。

       攻坚克难,全民奔小康,一处处新农村建设靓丽了,穷困村困难群众整体搬迁,杨泗村去年就有41户117人入驻新区。通过多种途径,一部分人谋得新的稳定的工作。各级政府加大力度,并选派优秀干部担任各村第一书记,实行一村一策,通过干群努力,经济收入得到提高,摘除了穷困帽子。这些事实有力地证明,只有改革开放,只有祖国强大起来了,人民的梦想才能实现。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槎水镇:  储浩川


      逆水村是潜山县内山场最多的村(近4万亩)。改革开放的强大活力让逆水焕发出前所未有的生命力,山变绿、水变清、路变宽、房变新、人变精,有力证明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山变绿。我们山区的森林被“大炼钢铁”破坏了,“文化大革命”又被破坏一次,使得“小山荒到顶,大山荒到腰,住在深山里,群众无柴烧”!1981年,林业实行“三定”,各户分到自留山、责任山。1984年,安徽省委提出“五年消灭荒山,八年绿化安徽”,群众发动起来了,出现了林业承包大户,储浩川先后三次承包山场1万多亩,五年新造林7124亩,同时其他七户承包山场6100亩,新造林3840亩,加上各户的自留山补植,“四旁”植树,“小五园”(竹园、果园、茶园、桑园、花园)造林近万亩,这样就达到了有山皆绿。

      水变清。逆水河落差大,资源丰富,90年代因为兴办汉皮纸厂,年产生几千吨污水,使得河水变黑。2000年代企业改制后,停止制浆生产,置环保设备,保证达标排放;群众集资新建4个小水电站、计2900千瓦,全力集团投资新建2个大水电站、4万千瓦。每个电站都修了储水库,现在逆水河清清亮亮,成为绿色绸带。

       路变宽。“要想富,先修路”,山区贫困一大原因是没有大道,出门就爬坡。近几年的扶贫攻坚,在“畅通工程”上下了大功夫,全村修通道路12条、8公里,还修通逆水至龙潭的公路11公里,实现了公路组组通,90%户户通。特别是逆龙路南接天柱山,北连板仓自然保护区,是一条旅游路,更是百姓致富路。

       房变新。近年来,逆水村90%以上村民建造了新房,还有30%居民在县城购买了住房。逆水中心小学四层教学楼,两层办公楼,三层宿舍楼,幼儿园、餐厅一应俱全。逆水医院、月亮城茶房、商店、酒店应有尽有。在美丽乡村建设中,新建了群众体育场、农民大舞台、休闲广场,安装太阳能路灯86盏。

      人变精。40年前,全村没有一个大学生,现在全村走出了22名博士、44名硕士、334名本科生,118名专科生,总人口的16%受到高等教育。这些高学历的人已经走向世界,分布全国各地,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都有我们大山沟的人!其余中专生、高中生,都成为村里各行各业的能人,正在为逆水的美好明天作着贡献。

      习近平总书记说:“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逆水是全县林地面积最多的村,是皖水之源。我们正在培育壮大节能环保产业,利用金山银山增加群众收入。我们重点抓好:①山地长的,近3万亩用材林,每年抚育间伐、计划采伐,可收入700万元,近4千亩竹林,按照“砍四留三不过五”的要求有计划采伐,可收入300万元,2300亩油茶、1000亩山核桃、800亩茶叶、2000亩蚕桑、200亩瓜蒌、100亩中药材、100亩大棚蔬菜等可收入3000万元,合计4000万元。②大河流的,逆水河修建了4个小电站,2座大电站,42900千瓦,年收入近1亿元。③企业创的,全村民营企业5家,就业职工250人,每年创产值1亿元。④旅游看的,培育森林休闲旅游,加快逆水河景点建设。⑤大风吹的,利用朱山大岗、放马大岗、青龙岗的山高风大路通的自然优势,新建10万至15万千瓦风力发电站,每年可创收2.6亿元。

      逆水发展的环境品牌就是要抢占生态文明建设的制高点,一树一世界,一花一风味,一草一气象,实现黄土不裸露, 绿色全覆盖,让逆水拥有的最新鲜的空气、最清澈的河水、最清洁的大风、最清爽的气候等生态环境,锻造发展新优势。


                                 在改革的摇篮中成长

                              

                                     县市监局:  黄淑芳


       我是一名市场监督管理人员,在市场监督管理岗位上一呆就是34年,应该说我的学习和工作经历,让我有幸见证了改革开放四十年的历史巨变。

      我所在的部门——工商行政管理局与改革开放同行。“文革”中,工商行政管理机构被撤并,1978年9月25日国务院关于成立工商行政管理局的通知下发前,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基本上属于商业部门或财贸部门的内设机构,1979年前后,各地相继恢复了省、地(市)、县级工商行政管理局和基层工商所的建制,并陆续增设了个体、商标、广告、合同等内设机构。为建立职能科学,结构优化,廉洁高效,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2013年进行大部制改革,工商局、质监局、食品药品监管局三局合并。在简政放权、加快政府职能转变上迈出了重大步伐,推动了市场准入制度和商事制度改革。2017年,国务院各部门已经取消下放40%以上的行政审批项目,同时商事制度改革深入推进,双随机、一公开的市场监管改革持续深化,服务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政务服务效率大幅度提升,我国国际营商环境,全球排名持续提升,特别是开办企业便利度指标排名提升较快,这些都是市场监管与经济体制改革的同步效应。

      工商行政管理机关从诞生之日起,就与市场经济紧密联系在一起,并随着市场的发展而发展,伴随着市场的壮大而壮大,先后经历了市场放开搞活,市场调节为辅,市场、计划调节并重,市场调节为主和市场经济体制等不同的阶段。1979年恢复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以来,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其职能不断增加和转换,由最初建设、管理有形市场,转而监管社会主义大市场。

      后来,为营造公平,公正的市场竞争环境,实行办(市场)、管(市场)脱钩。比如潜山县的天柱菜市场,一开始就是工商局牵头建设的,1998年办管脱钩后,划归商务局。记得我刚从太湖交流到潜山县工商局任副局长时,作为县政府9件实事工程之一的天柱市场整修,就是由我负责。

      在市场经济快速发展过程中,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职能发生根本转变,把维护市场经济秩序,支持地方经济建设,打击扰乱市场经济秩序的各类违法行为,保护经营者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支持企业改制和个体私营经济发展,积极营造公平竞争,诚实守信的市场环境,作为第一要务。

       开始走上工作岗位,正值工商局重新组建之初。那时,我每天起早摸黑在菜市场收管理费,管理有型市场;交流到潜山县工商局又负责建设市场;大部制改革后工商局、质监局、食品药品局三局合一,组建市场监督管理局,我担任第一任局长,在我7年的局长任职期间经历了3次机构改革,应该说我与工商有缘,我与市场有缘,我与改革有缘,我在改革的摇篮中成长。

       我相信,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进程中,作为市场经济卫士的监管部门,一定能放眼未来,做足当下,切实履行市场监管职责:通过加强食品安全监管,让人们吃得放心;加强产品质量监管,让人们用得安心;加强服务质量监管,让人们玩得开心。


                                       黄铺村的变化


                                         黄铺镇:李向东


        黄铺村,2005年由分属3个乡镇的3个村撤并而成,辖64个村民组,共1812户,7238人,党员212名,设四个支部,是县委特批的全县两个党委村之一。

        黄铺村从当初一个人心涣散、负债累累,“泥土板结禾不长,三天不雨苗发黄”,“垃圾靠风刮,污水靠蒸发”,许多村民沉迷于麻将中,环境脏、乱、差的村变成如今坡谷葱郁河塘清澈,轻车慢道环绕田园,白墙灰瓦院落整齐,硬化道路通组到户,村民富足和谐安逸,干部群众同心同向的美丽村。

        一、旧貌换新颜

        黄铺村属于典型的丘陵地貌,农田耕种条件差,村民中流传着:“田难兴,地懒种,不如出去混一混”,抛荒现象严重;林地大多是石子山,自然分布都是稀稀矮矮的小老松。

        十几年来在上级党委政府和各级各部门的大力支持下,通过全村广大干群的共同努力,全村组组都是水泥路,家家户户住“别墅”,三分之一的自然村落是美丽乡村示范点,池塘清澈见底,并砌有台阶供村民洗菜、洗衣,条条路边均匀地铺上草坪和花卉,原生态的宽叶红枫、香樟和风景树更加葱绿,装点得更加得当,整个村庄好像在花园之中,漫步林间小路,让人呼吸新鲜空气,更有休闲广场、健身器材。原来“脏乱差”变成了“绿净美”。“泥巴岗”变成了“聚宝盆”,原来的小老松换成了花果树,泥巴岗打造了经济林,绿色产业向全村各个角落延伸。

        原来抛荒的耕地种上了花果、瓜蒌、葡萄、蓝莓、“四季有花、四季有果”,获批“安徽省特色景观旅游名村”、“最美乡村、黄铺慢庄”,慢生活休闲体验区已成气候,中国美丽宜居村庄正在申报。

       二、变分散经营为集约发展

       在镇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黄铺村得到了这一契机,省级农民工创业园建设启动,建成标准化厂房1.4万平方米,引进20多家企业,每年增加租金收入30余万元。如何进一步做大做强集体经济,村党委提出“规划引领,村庄一体,村企共建”的发展思路,编制了“双环并举”的发展规划,内环打造景点式新型农村社区,外环分片建设产业示范区,发展特色农林产业。成立锦绣农业专业合作社和锦绣家园农林有限责任公司,将农户土地和林地流转到合作社,重点发展花卉苗木等稳定可持继产业。目前,全村流转土地1.5万亩,发展瓜蒌、油茶基地3100亩,水稻、油菜基地1.15万亩;建成桑葚、蓝莓、葡萄等一批农特产业基地。2017年全村工农业总产值1.2亿元,村集体固定资产2500万元,经营性资产1200万元,集体经济年收入350万元,成为潜山县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领头羊”。

       随经济社会发展,以往分散经营方式单一、资产低下,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越来越弱,把土地集中起来,形成规模效应,流转成了必然。黄铺村结合美丽乡村建设,按照“美丽乡村建设到哪里,土地流转到哪里”的思路和“组界确界,户界确亩”的原则,由村合作社分步将群众的田地、山场流转过来,一部分由村集体经营花卉苗木等市场风险小、收益稳定的产业,一部分引进企业发展特色产业。群众流转土地有租金,在企务工有报酬,增收有了保障。目前,全村土地流转面积占总面积65%,超过四分之一的劳动力在村内农林公司、家庭农场等就近就业。在明晰产权的基础上,通过成立合作社、土地流转、入股分红等方式,建立灵活多样的股权收益分配机制,将村的利益与村里的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变“给别人打工”为“替自己做事”,焕发出村民的主人翁意识,源源不断的激发起大伙干事创业的激情。从实际出发,坚持因地制宜、创新思路、科学规划、多元发展,采取劳务创收、资源开发、发展物业、产业带动等形式,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激发了农户、企业等经营主体的创新活力,走出一条具有农村特色的集体经济发展道路。

      三、突出正党风,引领塑民风

      随着改革发展的不断推进,黄铺村“两委”一班人意识到,没有精神之堤,难守物质之财,乡村之美。始终把引领新风尚摆在突出位置,抓党风、带社风、淳民风。让干部“不说过头话,不做出格事”。推行党员先锋指数考评,对党员支持重大项目,参与脱贫攻坚,承担急难险重任务等实行加分,对无故不参加组织生活、不完成党组织分配任务等实行扣分,每季度公开党员得分情况,晒给群众看。认真挖掘,梳理本村传统文化,开展“五好家庭”评比、乡贤评选、制订村规民约等,引导农民树立文明和谐新风尚,保证新农村建设持续发展。


                        彭河茶叶大发展  见证改革开放路


                            县农委:  田方朝

       彭河茶叶,享有名气。彭河,原是潜山县一个独立的小乡,体制改革后,现在这里有4个村,1330户,5100人。30多年来,茶叶已成为这里的大宗产品,支柱产业。现有茶园面积1.8万亩,年产干茶20万公斤,年销售总收入3800万元,人均7450元;人均纯收入5000元,占年人均总收入的50%以上。年人均纯收入在万元以上的农户900余户。无论在“量”和“质”方面都是改革开放前的200倍,这里已是我县远近闻名的生态茶乡。

       彭河茶叶为何大发展,究其原因,可归纳为三条:首要的是,得益于改革开放路线方针的指引驱动。改革开放前夕,彭河的群众在穷困环境中挣扎,穷得叮当响,锅里没有下锅米,床上难得棉被子,缺吃少穿,熬冷挨饿过日子。随即,赶上改革开放的机遇,广大干群激奋,认真贯彻落实改革开放的路线方针政策,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艰辛探索,一心一意谋发展,选准了适合彭河人民脱贫致富的发展思路。二是一任接着一任干。1978、1979年,党组织调徐蔚炎和我任彭河党政主要负责人。面对一穷二白的现状,我们一上任,立即带领一班人,花了两个月时间进村入户调查了解,经过一番探索谋划,克服重重阻力,在统一认识的基础上,做出了大力开发发展茶叶,在“茶”字上大做文章的决策。30多年来,彭河党政换届十多次,从未出现过“张书记来了发展茶,李书记来了发展桑”的朝令夕改现象,广大干群一直坚定信念,意志坚强,一任接着一任干,使彭河人民实实在在分享到改革的红利。三是树立了一个好典型。人们进入彭河这个茶乡,就不禁想到这里有个远近闻名的幸福茶场,该场负责人江成生,是一位山村农民。多年来,他以发展茶叶产业、振兴一方经济为己任,带动当地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成为潜阳大地上一颗璀璨的新星。

        江成生立足深山创大业。早在80年代初中毕业,在外经过一番闯荡后,于1983年毅然决定回乡创业。当时,面对彭河茶叶“叶子能包盐,杆子能撑船”这一现状,他思绪万千后,仍然认定这是块“宝藏”,大有开发潜力。于是,1986年对本村50余亩接近荒芜的集体茶山,将近破败的茶场,果断要求承包经营。几十年间,尽管有人在外搞“大钱”,对他也丝毫未受影响,他始终一心一意扑在“茶”上,顽强拼搏,千辛万苦,千方百计,崇尚科学,创新发展。做大做强了自己的茶产业,现拥有固定资产200万元,场房面积4300平方米,近三年内又上了两条省内先进的半自动化茶叶生产流水线(日产干茶1500公斤)。如今他有高标准茶园面积120亩,年产干茶2000余公斤,年销售收入40余万元,纯收入10多万元。1988年开始培植高产茶园,开发生产名优茶。现在,这里以江成生为主,年产名优茶达1.75万公斤。

        这些年来,江成生在自身发展的同时,不忘带动乡邻百姓脱贫致富奔小康。他经常翻山越岭,走村串户传授茶叶生产技术,并牵头联合18家骨干茶场,举办科技培训班100多期,培训茶农和茶叶生产技术人员上万人次。还无偿给茶农提供良种、肥料、苗木等累计折合资金达30万元,共计带动农户1000多户,为农户创收1000多万元,同时扶持创业带头人200余人。实践证明,江成生是这里人民群众脱贫致富的领头雁,受群众拥护,先后当选倪河村委会主任和党支部书记。

        彭河,在江成生的带动影响下,广大农民科技兴茶的积极性空前高涨,实现了企业增效、茶农增收,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彭河的“茶”现已上了档次,既有很高的效益,又有很大的知名度,成为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不可或缺的主导产业。

       江成生的先进事迹正在古皖大地传为佳话,诸多殊荣随之涌来。1996年,国家幸福工程组委会,将江成生承包的茶场列入全国救助贫困母亲脱贫致富项目示范基地和技术培训基地,全国“幸福工程”组委会主任王光美欣然亲笔书写了“潜山县幸福茶场”场名,从此声名远播。自2000年以来,幸福茶场和江成生个人,曾受县、市、省级多种表彰、嘉奖。2012年国家农业部授予倪河村“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称号;2016年10月,获“第四届中国茶叶博览会全国绿茶类金奖”;2018年5月,幸福茶场的天柱剑毫获“第二届中国国际茶叶博览会金奖”。江成生先后被安庆市和安徽省认定为“劳动模范”,还被团中央、农业部授予“全国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称号。

       总之,如果没有改革开放,彭河就没有那么大变化,江成生也不会有今天这样富有。


                      改革开放带来公益慈善事业的春天


                                塔畈乡:  汪孟友

        我早年在农村当过几年民办教师,改革开放的春风吹到乡村后,我辞去教师工作,下海经商,到过祖国不少地方,见了世面,开阔了视野。正是早年这些经历,让我不同于山里那些整天跟土地打交道的普通农民。两个孩子大了,家里经济条件好了,但看着身边不少的家庭因病或者因突发意外等各种原因致贫,生活在贫困线上,我就很着急,我想与其天天打麻将把钱输在牌桌上,还不如做一些有意义的事,做一些能够帮助他人的事。可想到自己一个人的力量太过渺小,所以就萌生了成立爱心组织的念头。这样一个小小的善念,得到了大家的认可,在外开公司小有成就的老乡加入了协会,在外工作的年轻人积极参与,在老家的企事业单位人员也积极投身进来,慢慢地协会就壮大起来了。这一切是谁的功劳?我想这就是改革开放的功劳。改革开放的政策使国家走上的经济发展、民主健全、文化繁荣、社会和善、人民生活殷实的道路,让更多的普通老百姓过上了好日子,正是因为他们经济条件好了,才有能力去帮助其他需要帮助的人。同时呢,改革开放的政策也使中国公益组织和慈善机构更加完善,扶贫帮困、救灾救助工作更加规范有序,改革开放为中国公益慈善组织及公益慈善事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历史机遇,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中国公益慈善事业的健康快速发展。所以说,改革开放政策不仅改变了中国的命运,也改变了中国公益慈善事业的命运。

        改革开放以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使公益慈善理念深入人心,“人人可慈善”成为全社会的共识。我国自古就有互助互济、扶弱济困的优良传统。但有部分人长期存在一些错误认识,认为公益慈善是有钱人的事,不是谁都可以做的;甚至有相当多的人想行公益慈善之举却怕露富,这样的认识和担忧,制约限制了公益慈善事业的发展。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全社会对于公益慈善的认知度不断提升,公正、客观、合理的慈善意识逐渐被许多人接受认可,大家参与慈善事业的热情呈现高涨态势。我们塔畈爱心志愿者协会是2014年7月经县民政局批准注册的,目前已有将近200名正式会员,这些会员很多都是普通的工薪阶层、打工者、农民和学生,另外还有一些曾经接受过资助的人,在有能力后都愿意成为会员去帮助他人。这些人的思想随着改革开放而解放,在思想观念上发生着转变,有力地推动了公益慈善事业的发展。

       做公益活动,还需要很好的社会环境,需要相关政策法规提供有力保障。塔畈爱心志愿者协会连续三年在塔畈中小学开展道德讲堂、评选美德少年等活动,每年走访困难学生,结对帮扶贫困学生,每年重阳节都会去敬老院开展敬老爱老活动。这些活动的顺利开展,离不开各级党委政府、学校、民政部门、关工委组织的大力配合和支持。改革开放四十年来,我国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综合国力在大幅度提升,为我国公益慈善事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社会环境,也为我国大力发展公益慈善事业和全社会积极参与公益慈善事业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和思想文化基础,也使各级各类非政府组织的能力、实力得到稳步提升。在党和政府的关心、支持下,公益慈善组织充分利用良好的社会环境和坚实的物质及思想文化基础,大力加强自身能力建设,有效地促进了公益慈善事业的发展。更为主要的是改革开放以来,国家颁布实施了一系列政策、法规,为公益慈善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与公益慈善事业相关的政策、法律、法规等从空白、不健全逐步向丰富、完善的方向发展。国家先后出台的《公益事业捐赠法》、《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等涉及慈善公益事业方面的法律法规,对规范和推动公益慈善事业健康快速发展起到了保障作用。

       在开展爱心活动的几年里,让我尤为感动的是,我们的协会能够吸引到日本友人的关注,(日本)中国儿童援助协会的爱心人士不远万里来到潜山,来到塔畈小山村,与我们协会对接,向塔畈中心学校捐赠工具书和中国古典名著,并且结对帮扶3名贫困学生,并承诺一直帮助这三个孩子完成学业。如果没有改革开放的政策,我们是难以想象能够接受来自日本爱心人士的结对帮扶的。正是改革开放使中国公益组织和慈善机构从国外同行那里引进了先进的理念、经验、资金,有力地支持了我们公益慈善事业的健康发展。因为改革开放,国外很多有实力的专门从事公益慈善事业的非政府组织和机构得以进入中国大门,给中国的公益慈善事业带来了一股清新的空气。我们可以在扶贫帮困、医疗救助、兴办学校、奖励学子等诸多领域感受到它们的新鲜气息。

        中国公益慈善事业,尤其是农村的爱心志愿事业,完全得益于四十年来的改革开放。


                               林业为社会    社会办林业

                               ——潜山县林业改革开放四十周年主要成就


                                  县林业局:王其林

        潜山县是安徽省重点山区县,安庆市三大山区县之一,是林业大县。林业工作在县委、县政府领导下,经过全县广大干部群众四十年奋斗,取得了辉煌的骄人成绩。与1978年相比较,有林地面积由60万亩增加到130万亩,森林覆盖率由30%增加到55%,活力木蓄积由120万立方米增加到385万立方米,林业产值实现连续翻番。潜山县先后获得“全国造林先进单位”、“全国造林绿化百佳县”、“全国森林资源管理先进县”、“全国封山育林先进县”,安徽省“实现消灭宜林荒山先进县”等荣誉称号。

        一、1978年以前林业历史回顾

       由于我们国家是从一穷二白基础上建立起来的,解放前连年战争给森林资源带来毁灭性破坏,五十年代末把全县大树全部伐掉炼钢炼铁,严重破坏了森林资源。七十年代以粮为纲毁林开荒,使山区“小山开到顶,大山开到腰,住在深山中,家里无柴烧”。全县除两个国营林场外,全部变成了荒山、疏林山,水旱自然灾害严重,全县4条大河上游水土流失面积达70%以上,河床淤塞,农田被毁,泥石流频繁发生,生态环境极度恶化。

       二、三中全会至八十年代林业工作

       改革开放后,潜山县委、县政府按照中央和省委部署,在1982年以前,将全县林业用地划定自留山,稳定山林权,落实林业生产责任制,史称林业“三定”。全县用三年时间,抽调几百名干部驻乡驻村,把全县每一块山场,在保证林地所有权归集体的前提下,全部划归农户管理和造林,这一政策的落实,极大调动了农民造林绿化的积极性,出现以储浩川为代表的万亩荒山承包造林大户,1984年全省荒山承包现场会在潜山召开,县政府和储浩川在会上交流发言。大会以后,县委、县政府号召全县广大人民积极参加荒山承包和植树造林运动,全县先后出现荒山承包大户200多个,承包荒山18万亩。

        三、“八五”绿化工作

        1989年冬,安徽省委、省政府提出在安徽实施五年消灭宜林荒山,八年绿化安徽这一宏伟目标,潜山县委、县政府根据本县实际,制订并实施了“135绿色工程”,即用一年消灭丘陵地区荒山,三年消灭全县荒山,五年绿化潜山。自1990年至1992年,全县共完成人工造林17万亩,稀林补植30万亩,飞机播种造林2.3万亩,各类封山育林60万亩,“四旁”植树900万株。1992年在全省率先实现消灭宜林荒山达标,全省“五八”现场会在潜山召开。“135绿色工程”的实施,从根本上扭转了潜山农村缺柴少材的困境,森林生态走向良性循环,森林覆盖率增加到50.2%,森林蓄积量增加到175万立方米,生态效益显著改善。

       四、林业二次创业工程

       实现绿化达标后,县委、县政府做出了在全县建设三大基地,抓好六个系列开发的林业二次创业的决定。

       三大基地建设:

       1、35万亩经济林基地:即①10万亩板栗基地,②10万亩毛竹基地,③10万亩茶桑基地,④5万亩中药材基地。

       2、41万亩商品用材林基地。

       3、30万亩生态防护林基地。

      六大系列开发:即①毛竹系列开发,②旅游系列开发,③花岗石系列开发,④纸制品系列开发,⑤花卉苗木系列开发,⑥中药材系列开发。

       林业二次创业期间,全县共完成人工造林16.8万亩次,经济林培育10万亩,竹林培育8万亩,全民义务植树450万株,“四旁”植树400万株;全县有林地增加到130万亩,森林覆盖率增加到55%,活立木蓄积增加到385立方米。

       五、退耕还林及油茶产业发展

       进入二十一世纪后,县委、县政府抓住生态环境建设为主线,积极改造低产林,发展油茶特色产业,调动一切积极因素,采取一系列措施,共完成以下主要工作:

       1、实施退耕还林工程

       自2002年至2010年在全县实施坡耕地退耕还林5.3万亩,配套荒山荒坡造林8万亩。涉及全县14个乡镇,3.5万农户,将原来的开荒地全部还林,农户每年每亩补助230元,连续享受16年。这项工作在黄柏、水吼山区成效极为明显。现已通过国家林业局核查验收,全部达到标准。

       2、油茶产业建设

       自2010年起至现在,全县共发展油茶基地15万余亩。通过林权制度改革,将原来农户分块山场,转为大户租赁经营,发展油茶产业。这一朝阳产业正在蓬勃发展之中。以李小周为代表的油茶基地生产大户,是全省油茶先进生产单位。

      林业作为一项公益事业和基础产业,担负着保护国土安全和农民增收的双重任务,我们必须遵循习总书记提出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号召,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坚持走林业发展、林业增效,林农增收的良性发展之路,依靠林业生态优势,不断创建生态和谐、产业发展、乡风文明、生活富裕、各具特色的美丽宜居村镇,为实现乡村振兴战略不断努力奋斗。


                           电脑培训引领我们进入新世纪


                                    县农委:  徐敬宾

      当今社会,电脑早已进入千家万户,不断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无论阅读资讯、获取知识、书写文稿,财务结算以至网上购物、电子商务等,电脑几乎无处不在,成了不可或缺的伙伴,帮助人们实现了从“平面”到屏幕,从算盘到键盘,从单一功能到多功能生活方式的蜕变。因此,人们对于电脑赞美之词层出不穷,无以复加,有人说它不仅是个工具,而且也是一个梦幻世界,给我们带来了无穷的方便和乐趣。

        现在,人们对于电脑并不感到新鲜,而是习以为常了!但是大家不会忘记,我们同电脑密切接触,是在经历了一个不平凡的发展历程才获得的。特别是在20多年前,我县开展的那场电脑培训,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那是1995年,由我县农业部门主办,县农广校承办的电脑培训中心向人们揭开了神秘的面纱。说到这里,也许令人感到奇怪:电脑培训原本是教育部门的事,怎么会涉及到农业部门呢?原来,这里有着一个缘由,早在1992年,我县就建立了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实行成人中专教育。当时组织上任命我出任校长,配备4个编制,拨给1千元开办费。就在学校刚刚成立不久,中央农广校开始设置《计算机应用》课程,要求全国各级农广校着手实施电脑培训。我们可以说是一无所有,百废待兴,不说电脑培训,就连农广校招生办学也举步维艰。怎么办呢?我和两位老师认为,电脑是改革开放中出现的新事物,在世纪之交,正需要大量电脑人才,我们应当不辱使命,知难而上。但搞电脑培训确实困难重重,一是没有资金购买电脑,大批经费哪里来?二是缺乏师资,电脑培训何从下手?三是没有机房和教室,学员如何学习?我们别无他法,只得下定决心,一一破解。没有资金,就东挪西借,自筹解决。我本人当时没有存款,就向亲戚借来了1万元,以助一臂之力。师资不足,就派两位教师到安庆商校强化培训,立即上岗。没有机房和教室,就向县农业局和农科所租借,经过3个多月紧张筹备,终于筹齐资金10万元,一次购买电脑20台,后又增加10台,终于如愿以偿。1995年7月中旬,电脑培训中心第1期培训班开学典礼在天柱饭店举行,省农广校校长李盘昌、县政府副县长李平等领导莅临大会,兼任电脑培训中心主任的我,向大会报告筹备经过,特邀顾问、安庆商校高级教师徐一明开讲第一课。学员主要来自县机关干部、中小学生、农广校学员和社会青年,大家学习热情十分高涨,恨不得一下子就把电脑知识全部学到手,实际上这仅仅是一个入门学习,目的在于让学员了解电脑基本知识,学会初步操作。此后,前来报名的学员越来越多,我们的电脑培训班也就一期期地办了下去,自1995年7月至1999年底,共计办班38期,培训学员2800多人。

       关于电脑培训中心名称的来历,还有一段趣闻。当时李平副县长问我,你们这个电脑培训学校叫什么名称?我答曰,就叫潜山县农广校、潜山县茶场联合电脑培训班。李平说,这个名称不好,又长又难叫,我给你起个名字,就叫潜山县电脑培训中心。我又说,这个名称太大了,恐怕不适合吧?李副县长又说,你们是率先在全县开办电脑培训,又有几十台机子,这个名称符合事实。

       其实,我们当时电脑培训工作,不仅在县内领先,而且在全市、全省农广校系统也是首开先河。后来得知,这在全国县一级电脑培训上也处于领先地位。有鉴于此,中央农广校特授予我本人全国科技兴农先进工作者,省农广校授予我优秀校长称号,汪光南同志被中央农广校授予电脑教学能手,县农广校被称为“山区的一所新型学校”。

       电脑培训中心筹办期间,我已59岁,即将退休,又患严重眼疾,视力很差,本想就此罢手,但我又想,值此新世纪到来之前,电脑培训时不我待,作为校长,如果缺乏担当精神,打退堂鼓,就会给我县的电脑普及工作留下终身遗憾!我不仅一鼓作气把电脑培训班及时开办起来,还在当时自费购买了一台电脑,同学员们一起接受培训,同听老师讲课,同上机房练习,不久,也基本上学会了简单操作。后来,我有感而发,撰写了一篇题为《60岁学电脑》的文章,在《潜山报》上刊登,我还写了《电脑同乐三代人》、《电脑与集邮》和《五年培训在育人》等文章,分别在市、省媒体和中央校报上发表。后来安庆市关工委对我进行了采访,特撰写了《他用电脑育新人》一文,先后刊登在《安庆日报》和《安徽老年报》上,还汇聚到市关工委《百名关工人物风采集》中。




                            推广杂交稻     粮食大增收

                                 王河镇:  叶庆楼

       我自1978年开始从事农业技术推广工作,正是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改革开放的那年,至今整四十年了。我当时是王河区农技站聘请的王河公社农民技术员,在县农业局参加了技术培训班,主要是推广杂交水稻。1978年第一次引进杂交稻种,小面积在各大队试种,公社下达任务后,各大队都不愿接受,后来用行政命令的方式,各大队安排一亩田试点,才勉强发下去。那时我还没有自行车,8个大队,上下10多公里,全靠一双腿。由于常规稻和杂交稻用种量不同,常规稻用种每亩10公斤,而杂交稻用种每亩只1公斤,重点是稀播壮秧,群众难接收,大部分中途而废,抓住丰收和红光两大队为重点,按照技术要求播种,用1公斤种子育秧栽插一亩大田,谁都不信。我就按照培训班的要求,耐心做群众工作。把种播下去,到移栽时,株行距6×6寸,每穴1根苗,群众直摇头说:“这样能长稻,只有鬼相信”。红光双塘队,刚插下的秧苗,突然下了一场暴雨,田里几乎看不到稻苗,生产队长决定将这块田翻犁,补插常规稻,我得知消息后,马上赶到现场。他们把牛牵在手上,犁背在肩上,准备下田,我好话说尽,如果不收稻,产量损失我赔,这才保住没有翻耕。后来,我来回一趟10多公里,每天前去观察,安排人员精心管理。一个星期后,稻苗全部站起来,开始分蘖,半个月后,越长越好,这块杂交稻试点田,一亩左右,收获400多公斤。比常规稻增产一倍,群众非常高兴,都说:“真是多亏了小叶技术员,要不是他及时赶到,那这块田只能收一半稻了”。其它的试种点,杂交稻都有明显的增产优势,到1979年上面分配来的杂交稻种数量有限,不能满足需要,为了解决种源,县农业局从1980年开始,在各大队搞杂交稻制种。通过集中培训,掌握核心技术,我每天都起早歇晚,跑遍全社八个大队制种点,做好指导,把好播期关,父母本分期播种,培育好壮秧,还要作好叶龄记载,父母本分期分行移栽,花期采取人工赶粉,最后除杂除劣,分类收获。非常复杂的操作程序,一样都不能疏忽。同时,每年还要搞几项试验项目,摸索经验。还要作好大田示范工作,全面推广,技术指导。亩产量也从400公斤提升到600公斤,慢慢地减少双季稻,扩大单季稻,一季就是800公斤,还减少一半人工及费用(现在杂交稻亩产达1000公斤)。为了适应农村改革开放的推进,1983年将公社改为乡(镇),大队改为村,实行农田承包到户。从那时起,产量一年比一年高,农民增收了,得到了实惠,我也成了红人。1983年11月至1984年5月,到海南岛参加南繁育种,接触了不少省市农业专家,也在他们那里学到不少的农业知识。

       总之,为了推广杂交稻,担任乡镇农技站站长19年,确实吃了不少苦,受了不少的累,但心里很乐观,同时也获得了不少的荣誉。由于王河镇历年的杂交稻推广面积、单位亩产均达到或超过“丰收计划”指标,1995年国家农业部授予我“全国丰收计划”一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