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关爱工作 > 关爱活动
岳西县关工委送科技下乡到菖蒲
【时间:2018-10-13】【阅读:2010次】
10月10日上午,县关工委送科技下乡产业扶贫培训班在菖蒲镇岩河村正式开班,来自该镇里仁村、转桥村等地的贫困户和部分农户近150人参加了此次培训。作为县关工委 “科技下乡”系列活动的第一站,本次活动邀请县农委两位农业专家,以茶园管理、栽桑养蚕为切入点,开展专题培训,借助科技力量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帮助群众致富。县关工委常务副主任张玉明、县关工委副主任葛贤斌、金来印以及菖蒲镇副镇长吴志刚等出席了开班仪式。
县关工委常务副主任张玉明在仪式上致辞。他表示,岳西县已率先在全省脱贫摘帽,但产业发展仍是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重要抓手。县关工委全面贯彻“精准扶贫、不落一人”的总体要求,围绕以产业促脱贫、促民富,实现农民群众持续稳定增收。以组织科技力量送科技下乡方式,开展产业扶贫科技培训系列活动,作为促进广大贫困群众脱贫增收的一项重要措施,希望这项活动能为广大贫困群众带来实际的帮助,实现县关工委助力全面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目的。
培训会上,与会的县农委两位高级农艺师、农业专家王德河和徐卫兵分别针对栽桑养蚕基础知识和茶园秋冬季管理技术,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讲解。整个培训活动近两个小时,通过本次培训,有效提高了以岩河为中心的当地和周边贫困户、农户通过最新先进农业技术发展高产、高质、高效蚕桑和茶叶种养生产管理技术水平,促进大家做大做强做优茶叶产业和蚕桑产业的积极性。培训班还向参加培训班的学员发放了“农机安全生产知识术”、“栽桑养蚕基础知识”“茶园秋冬季管理技术要点”等宣传资料500余份。
据悉,菖蒲镇转桥村、岩河村、里仁村都是以蚕桑、茶叶、毛竹等传统种养业为主的重点地区。自2016年起,以岩河为中心的三个山区小村开始推广实施“四带一自”产业扶贫模式。各村结合自身实际抢抓机遇,坚持差异化发展,通过建设扶贫基地,大力实施“一村一品”工程,多种方式促农增收。特别是作为全镇四个贫困村之一岩河村,在省委办公厅驻村扶贫工作队的努力下,丰富“四带一自”产业扶贫内容,并结合“三变”改革,创新“基地+贫困户”的产业扶贫机制,在传统茶桑产业的基础上,引进并发展大棚桑枝木耳、翠玉梨种植、山鸡养殖等新兴种养业,努力实现 “一地生四金”目标,即组织引导群众以土地经营权流转“获租金”,扶贫资金入基地“变股金”,贫困群众就地务工“挣薪金”,盘活土地等资源入股“分现金”,拓宽了贫困户的增收渠道,带动了贫困户增收致富。据菖蒲镇政府有关负责人介绍,为了让更多贫困群众和无技术农户很快融入到“四带一自”产业扶贫和“三变”改革中来,该镇通过多种途径加强技能培训,不断提高农村劳动者技术水平,像以上课堂式集中技术培训就是提高贫困户、农户技术技能的主要措施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