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活动荟萃 > 工作交流

市公安局关工委 到基层调研“脱贫攻坚,关工助力”下一代工作

【时间:2018-10-22】【阅读:2064次】

      

      近日,市公安局关工委到七县、市公安局和城区公安分局调研“脱贫攻坚、关工助力”下一代工作。

         

       在市公安局关工委主任陈侠清和执行主任陈琦带领下,先后到桐城、潜山市,怀宁、宿松、太湖、岳西、望江县公安局,城区迎江、大观、宜秀、菱北、华亭等公安分局,调研了“脱贫攻坚、关工助力”下一代工作

         

       这次调研活动,主要是各地关工委在“脱贫攻坚、关工助力”中资助特困家庭的未成年大中小学生、留守儿童,民警子女等情况,调研方法,主要采取听汇报,看资料,看影视图片,走访参观等方式,从各地调研的情况综合分析来看,主要有以下特点:

       一是领导重视。各县、市区公安机关党委、党组对“脱贫攻坚、关工助力”下一代工作非常重视,列入议事日程,经常听取汇报,给予人财物大力支持,大多数单位的政委、教导员、政工办公室主任或关工小组组长兼任和分管关心下一代工作,并加强对关工工作的领导,不仅经常听取关工助力帮扶未成年人学生情况的汇报,还在人财物上给予大力支持,并帮助解决关工助力工作中的实际困难。做到领导抓,专人管,一级抓一级,层层有人抓,从上到下,形成机制,确保了帮扶下一代工作顺利进行。

         二是组织健全。各县市区公安局、分局都普遍建立了关工委组织,下辖派出所、大队也建立了关工小组。据不完全统计,全市已建立公安关工组织10多个,关工小组近百个,形成了上下纵横的组织体系,尤其在抓未成年人学生、留守儿童“脱贫攻坚,关工助力”工作中,各地公安关工委都以坚强的组织做后盾,加强领导,扎扎实实开展“脱贫攻坚、关工助力”工作。如各县、市公安局关工委在老同志退休、人事变动的情况下始终保持关工组织机构不变,人员不减,确保关工助力工作顺利开展,城区各公安分局不仅强化关工组织建设,还充实加强关工组织力量,对“脱贫攻坚、关工助力”帮扶工作,真正做到组织上保证,力量上加强,工作上支持,确保“脱贫攻坚、关工助力”,帮扶未成年人工作顺利进行。

        三是调查摸底。为做到对特困未成人学生、留守儿童精准扶贫,各级公安关工委深入基层对这些贫困对象普遍进行调查摸底,掌握底数。市局关工委为资助岳西县来榜镇马元村去年和今年考起的2名特困大学生,先后会同该村委进行调查摸底、核实,并在开学前,由市公安局关工委领导陈侠清、陈琦带队,将8000元资助费分别送到他们手中。各县市公安局关工委组织退休干部,配合在职民警做好辖区未成年人和今年考起的大学生及辖区留守儿童调查摸底工作,登记、造册,还根据其家庭困难的实际情况,分别进行帮扶,如今年全市公安关工委共帮扶资金一百多万元,城区各分局关工委针对贫困地区儿童学生、留守儿童及民警子女也普遍进行了调查摸底,并制定帮扶计划,确定重点帮扶对象,有的放矢地进行帮扶,如今年暑假期间,他们大都赶在开学之前为这些贫困学生送去了资助款,获得社会各界一致好评。

      四是创新帮扶。各地公安关工委在“脱贫攻坚,关工助力”工作中创新帮扶模式,尤其是对家庭困难的未成年学生及留守儿童,不仅在物质上予以资助,还在精神上给予帮扶,引导未成年人树立正确理念,用实际行动来创造财富,摆脱贫困,用奋斗换得幸福,其一是给未成年人上法制课,增强法制意识,预防和减少违法犯罪,做一个遵纪守法的社会公民;其二是对未成年学生进行心理疏导,引导他们从心理上摈弃障碍,树立正确的做人理念,用勤奋来创造社会财富,以实现尽快脱贫致富。如潜山市黄柏派出所一位民警,国家3级心理咨询师,通过对辖区贫困儿童学生心理疏导,使他们端正了学习态度,有的今年考起了大学。其三是培养贫困的未成年人学习技能,如宜秀分局关工委到罗岭乡组织贫困家庭的学生、留守儿童学习书画,帮助写对联,赢得社会一致好评。

       五是显现效果。由于全市各级公安关工委把“脱贫攻坚,关工助力”下一代工作,落在实处,做到位,求实效,取得了明显效果。据不完全统计,全市公安机关帮扶贫困学生200多人次,贫困儿童,留守儿童、困难民警子女300多人,共捐助资金500多万元,如迎江、大观、宜秀、菱北分局公安分局关工委开展爱心捐助活动,三年来工为贫困学生和民辅警子女捐款近百万元;华亭公安分局关工委对考上大学的4名民辅警子女共捐助4000元。桐城、潜山市、怀宁、岳西、望江等县共帮扶贫困学生捐款30多万元。太湖县公安局关工委资助学生34人,捐款8万余元,宿松县公安局关工委近年来资助贫困学生捐款40多万元,如副主任孙长江结对帮扶16名在校学生,送去助学金25000元。




                                                  安庆市公安局关工委办公室 :  吴锦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