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贴心话儿 > 关工工作调查与思考

乡村“五老”应成为青少年的“五人”

【时间:2019-04-15】【阅读:3868次】

                                                 章祖文  

       当下,乡村“五老”因农村各方面条件好了,生活也富裕了,大多“五老”生活很充实,旅游、观光、娱乐,比比皆是。这体现了党和政府的政策优越,实现了“老有所乐、老有所养”的目标。但笔者认为,乡村“五老”还应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关心、关爱、关注青少年一代的健康成长,乐做青少年的“五人”。

        一是“有心人”。乡村“五老”,大都是离退休老干部、老教师、老党员,又在本区域内生活,因此,熟悉辖区的青少年学习、生活等方面情况,“五老”要把青少年尤其是留守儿童放在心上,按照政府和各级关工委要求,从青少年的家庭环境、孩子就学、生活情况关心、关爱、关注,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为孩子们排忧解难,使其健康成长。具体在街道、社区、关爱书屋、农家书屋等场所,甚至公交车上、走亲访友中等时间、场合,和青少年谈心、交流,拉近和孩子们的情感距离,成为孩子们的有心人。

        二是“知心人”。所谓知心,就是了解青少年所需所求、心里性格、学习生活情况。我们知道,青少年是人生成长的关键时期,而孩子往往对家长有话想说又不敢说或不愿说,只有老师和知心朋友(同学)以及和蔼亲切的老同志才能打开他们的心扉,成为朋友。因此,“五老”要善于和青少年多交流、多接触、多沟通,了解孩子们的学习兴趣、生活习惯、理想抱负和喜怒哀乐,使孩子们把“五老”视为最好、和蔼可亲、值得信任的“爷爷”、“奶奶”或接近的朋友。如果这样,青少年就会如鱼得水,如虎添翼,开心学习,快乐生活。

        三是“传承人”。乡村“五老”是传承红色基因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家庭美德教育、家风家教教育、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教育的主体,通过由浅入深、循循善秀的谈心、讲故事形式,向青少年灌输理想、道德、情操等教育,启发青少年听党话、跟党走、爱祖国、崇尚英雄、学习先进、尊师重教、团结友爱、乐于助人。特别要利用节假日的有利、有效时间,尽最大可能对本区域的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共产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等红色基因教育,以激发青少年从小树立远大理想和抱负,勤奋学习,励志成才。

       四是“宣讲人”。乡村“五老”要通过各种形式,向青少年大力宣传党的十九大精神,宣传习近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宣传红色基因。今年,是“五四”运动100周年、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乡村“五老”要结合实际,精心宣传中国共产党的英明领导,宣传无数革命先烈的英勇献身精神,宣传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宣传“五四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上甘岭精神”、“雷锋精神”、“红旗渠精神”、“大庆精神”、“焦裕禄精神”等,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青少年埋下建设祖国、艰苦奋斗的革命种子。

       五是“维护人”。乡村“五老”要主动参与或联合当地关工委、工、青、妇、残联、教育、公安、司法等部门,宣传《未成年人保护法》和《妇女儿童权益保护法》等法律,对辖区青少年爱护、关怀,切实维护青少年的合法权益,对童工和未满18岁的未成年人辍学打工,要坚决阻止和打击其违法行为。同时,教育青少年遵纪守法,特别是要注重安全食品、道路交通、电信诈骗等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维护青少年合法权益,是父母、学校、社会的共同责任,也是乡村“五老”的神圣使命。因此,乡村“五老”要不辱使命,勇于担当,为培养祖国的下一代作出应有的贡献。

                                


  

                                                              (庐江县关工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