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活动荟萃 > 活动荟萃
抓好两头,确保实效
【时间:2014-09-24】【阅读:2546次】
抓好两头,确保实效
——官埠桥镇关工委扎实开展捐资助学活动
善举创造和谐,爱心传承美德,捐资助学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是中华民族扶危济困传统美德的发扬光大,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体现。基于这样的认识,枞阳县官埠桥镇关工委以大爱之心,把开展捐资助学活动当作关心下一代工作的重要实事,扎扎实实地抓好两头,确保实效。
一头是抓好捐资,尽可能多地动员捐款。一是镇关工委自身认真谋划,及早行动,在春节期间镇党委召开的企业老总联谊会上,就与老总们沟通,达成捐资意向;年中又与企业老总联系,“紧一紧,稳一稳”,不忘落实。二是充分发挥村关工小组作用,运用村关工小组与域内企业老总的人脉关系,亲情“公关”,进行动员,继光、向东、官桥、祖农等村关工小组在这方面做了不少工作。心诚则灵,他们的爱心得到了社会各界的理解和支持,一些企业老总,尽管长期在外,当了解到家乡有为贫困学子的助学平台后,主动与关工委联系,表示愿意助学。通过努力,全镇关工委系统2012年动员了5位老总,捐资2万元,;2013年,动员了6位老总,捐资2.3万元,;2014年,动员了9位老总,捐资5.4万元。三年来,他们共计动员捐资9.7万元。实现了捐资老总人数逐年增加,捐助资金逐年增长,捐资规模逐年增大。
另一头为抓好救助,使有限捐款真正能救助贫寒学子。为此,他调查摸底,建立贫困学子档案,力求每名贫困学子都能得到关爱。经过调查摸底,全镇2014年高考录取大学本科的准大学生中有41名贫困学子,镇关工委会同有关部门,根据他们的情况分成了三类,然后,整合资源,分类资助,把关工委、计生委、工会、扶贫各方面资助的名额与准大学生对号,根据类型,确定资助部门、资助金额。三年来,镇关工委开展的捐资助学活动,共资助了31名准大学生。2014年,镇关工委发动企业老总资助了18名准大学生(比2012年捐助的6名准大学生、2013年捐助的7名准大学生大幅度增长),计生委资助了6名计生贫困家庭准大学生,工会资助了4名贫困准大学生,扶贫部门资助了13名准大学生,全镇共资助家庭贫困准大学生41人,让贫困大学生资助工作实现了全覆盖。
在扎实抓好对准大学生捐资助学的同时,这个镇关工委还积极针对特困家庭的中小学生开展助学活动。今年有2名中考录取浮山中学的贫困学子,有2位老总对其高中乃至大学阶段的学习生活实行全程捐助,高中阶段每年捐助2000元,大学阶段每年捐助5000元。江苏思思服装厂老总周启明,从2007年以来,每年捐助这个镇7名贫困中小学生,每人现金500元,学习用品和衣物等价值1000元,每年捐助额均在1万元以上,并表示只要这些孩子学习不中断,将一直捐助下去。旭阳米业老总张启玉,每年春节与村关工小组同志一起,送米、油、鱼、肉到贫困学子家中。他们的慷慨解囊,善行义举,有力地推进了精神文明建设,促进了社会和谐,受到广大群众的普遍赞誉。 (一叶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