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成长园地 > 革命传统教育

雷锋精神鼓舞我前进

【时间:2020-03-07】【阅读:2296次】

                                                               章祖文

       1963年3月5日,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发表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从此,雷锋,这位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士、成为全国亿万军民学习的榜样,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关工委、团组织都把每年的3月5日作为学雷锋活动日。

        雷锋,1940年12月出生于湖南省长沙一个贫苦农民家庭。由于旧社会的黑暗,爷爷奶奶和父母都被万恶的旧社会折磨至死,成了孤儿。新中国成立后,幼小的雷锋,同千千万万个劳苦大众一样,怀着对党和毛主席的无比热爱,深深地懂得“翻身不忘共产党,幸福全靠毛主席”的道理。因此,他努力学习,忘我劳动,于1954年加入中国少年先锋队,1960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同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61年5月,雷锋作为全团候选人,被选为辽宁省抚顺市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1962年2月19日,雷锋以特邀代表身份,出席沈阳军区首届共产主义青年团代表会议,并被选为主席团成员在大会上发言。1962年8月15日,雷锋因公殉职,年仅22岁。

       雷锋对后世影响最大的是以其名字命名的雷锋精神,雷锋精神是指以雷锋的无私奉献精神为基本内涵,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着的革命精神。它影响了后来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雷锋的故事》这本书,对雷锋精神做了很好的叙述。

        雷锋精神的内涵就是周恩来总理生前概括的:“奋不顾身的无产阶级斗志,公而忘私的共产主义风格,爱憎分明的阶级立场,言行一致的革命精神”。学习上,雷锋刻苦钻研,发扬“钉子精神”;工作上,雷锋公而忘私,不怕牺牲;生活上,雷锋关爱他人,节约节俭,舍己为人…….雷锋的好事举不胜举,令许许多多正直善良的人感动不已,直至今日,雷锋精神仍鼓舞我们奋勇前进。

        雷锋年长我近20岁,我是个娃娃上学读书时,雷锋的画像就出现在中小学校课本和一些居民家中。小学二年级时,课本上简单介绍了雷锋和事迹。至今,我还能背出那300字的课文。每当我想到雷锋一个孤儿成为共产主义战士,我就热血沸腾。上中小学时,老师教育我们要像雷锋叔叔学习,把雷锋精神用到行动上。后来,我一直把雷锋及雷锋精神作为我心中的偶像和学习工作的座右铭。帮老大爷推车、帮老大妈抬水、帮人家买东西、给老人剪指甲……….

       1977年3月5日,我光荣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这是粉碎“四人帮”后第一次、也是我班级第一个人加入团组织的。在这所毛泽东思想大学校里,我和广大青年一样,大力践行雷锋精神,努力改造世界观,追求人生的真善美,铭记自己的入团誓言:“一颗红心,两种准备”、“一生交给党安排”,立志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为人民服务在之中去”。

        进入社会工作后,我无论在是在田野还是在工厂,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政府机关,也无论是在他乡,还是在故乡,我都努力做人,铭记感恩。在工作中,平心而论,问心无愧。40年的平凡工作,雷锋精神总是鼓舞、鞭策我兢兢业业,踏踏实实地做人做事。象雷锋那样,我不计较个人锝失,不计较工作环境,党叫干啥就干啥。今天,我已年过花甲,但我仍然不忘初心,铭记雷锋精神,勤奋工作,认真干事,不怕脏,不怕累,不怕吃亏,不怕风雨,用心用力,尽职尽责,又快又好的完成自己的各项工作,深得组织上的肯定。

       学雷锋,需从小事做起,比喻公益事业,我们要积极肯干;遇到老弱病残和孕妇乘车,我们要让座;遇到身边需要帮助的人,我们要义不容辞的予以帮助;志愿服务中,我们要热情参与;艰苦的地方艰苦的工作,我们要主动作为等等,同时,还要提倡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真正把学雷锋化为行动。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从老一辈革命家发表学习雷锋题词57年来,雷锋精神不断的鼓舞着千千万万个青少年努力学习,助人为乐,胸怀大志,立志成才,涌现了千千万万个新长征突击手、青年突击队、各条战线的模范标兵、先进工作者,他们为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事业贡献了应有的力量。

       看今朝信心百倍增。今天,在全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代,雷锋精神,仍然是一座无坚不摧的风向标,仍是广大青少年的座右铭,并将永远鼓舞和鞭策着广大青年为实现中国梦而勤奋学习,贡献青春和智慧。

       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叶剑英元帅曾赋诗道:老夫喜作黄昏颂,满目青山夕照明。我想,热爱关心下一代工作的我,一定要在有生之年,坚定不移地以雷锋为榜样、以雷锋精神为动力,以雷锋的感人事迹为做人做事的出发点、落脚点,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心存感激,言行一致,以无愧于初衷,无愧于党和人民的栽培!

        愿此文和关心下一代和老同志交流,也愿青年朋友们分享,更愿青年朋友们在大有可为的年代,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更大的贡献。


                                                                                2020.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