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贴心话儿 > 关工工作调查与思考
做好新时代青少年的法治教育势在必行
【时间:2020-08-17】【阅读:2018次】
王德义
“治国凭圭臬,安邦靠准绳。”青少年是幼芽、花朵。今天的青少年,明天就是党和国家的保卫者、建设者,是振兴中华民族、祖国繁荣昌盛的希望所在,是各条战线的生力军和后备力量。因此,做好新时代青少年的法治教育势在必行。这是预防青少年犯法犯罪、提高青少年素质、确保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需要,也是我们关工委义不容辞的责任。
“法与时转则治,治与世宜则有功”。当前,我国的青少年法治建设虽已取得一定成就,但仍面临新的挑战。重视青少年、重视青少年法治教育一直是各级党委、政府、各有关人民团体,司法等有关部门注重的“焦点”,也是我们关工人需要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自“七五”普法以来,四个突出重点对象中就有突出“青少年”。全面强化对青少年法治、强化校园普法,再一次摆到议事日程上来,学校必须做到普法“计划、教材、课时、师资”四“到位”。司法部门开展“少年法庭”活动、各社区开展的“宪法小卫士”,迎江区区16所中小学13000多学生尊崇宪法、学习宪法、遵守宪法、维护宪法、运用宪法已成为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自2018年起,迎江区检察院投资200多万元,建设了300多平方米的“法治护成长,青春启远航”未成年人法治教育基地。基地共分三个单元展区:第一单元是“阳光普照学法律”,第二单元是“前舟翻覆是镜鉴”,第三单元是“铁律柔情引流向”。他们还设置“青少年法治宣誓词”,要求:青少年忠于宪法和法律,认真学习法律知识,增强法律观念,依法行使法律权利,忠实履行义务,坚守社会正义,维护法律尊严,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做一名学法、用法、守法、护法的社会主义接班人,成为全市关工系统“关爱明天,普法先行”、“法治关爱,护航成长”教育活动的新鲜事,被定为“迎江区关工委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迎江区关工委对青少年的法治教育、宣传也是“拎在手上”,让法治素养成为青少年必需的核心素质和基本能力。
“大道之行,天下为公;良法善治,民之所向。”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全面依法治国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为指导,把法治宣传教育与依法法理、法治实践相结合,把创新作为法治宣传教育的引擎,不断更新法治宣传教育工作理念、机制、载体和方法,提高法治宣传教育的质量和效益,让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青少年感受法律的尊严,权威和公平、正义,不断满足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根本法治保障,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法治需求。
“人无近忧要有远虑”。目前在世界范围内青少年犯罪已被列为继吸毒贩毒、环境污染之后的第三大公害,青少年的违法犯罪已成为当今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的社会问题。然而未成年人受侵害案件时有发生。据《法制日报》报道:2009-2019十年中,青少年抢劫、盗窃犯罪占4.2%,性侵52.3%,故意伤害、故意杀人占32.4%,其它11%。这就不得不引起全社会的关注和我们关工人的重视,必须在源头上遏制这些事情的发生。
一、青少年犯罪受不良网络影响及对策
互联网是把“双刃剑”。互联网广泛介入人们生活,网络直播、网络博彩、网络游戏、网络购物,大量网络载体、电子游戏中的色情、暴力等不良内容严重影响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在频发的校园欺凌性事件中,这些孩子们背离了法律,走上犯罪犯错的道路。
实际生活中,屡见“无知而无畏,无畏而犯罪”的实例。一起“黑家教”王某性侵女生案件尤为触目惊心:王某利用辅导功课,乘家中无人之际,多次强行以亲吻、抚摸等手段进行猥琐,强行与未成年学生发生性关系,威胁恐吓被害人不要告诉任何人。“东窗事发”。法院判王某12年6个月,剥夺政治权利两年,并禁止王某从事与未成年人相关的教育工作5年。再看一起北京恶性校园欺凌案件:班内“大姐大”蔡某纠结几个“闺蜜”将一女学生骗至学校女厕中,强迫其脱光衣服,对其漫骂、殴打等。最后被判一年八个月,其“闺蜜”也分别判处相应刑罚。计算机专业毕业的张某因游戏上瘾,花重金买装备,短短一年欠下100多万元债务。年青出纳员为“追族”女主播,套取资金1300余万元。还有一个年青干部参与网络赌球,将150余万扶贫款充值到网络赌博账户,这些都是由于受到网络影响走上了犯罪道路。学生网贷、套贷,使一些青少年上当受骗,还不起债务,走上犯罪道路;有的还走上贩毒的罪恶道路。
由于青少年对社会认知的不足和自我防护意识的缺乏,目前还无法摆脱网络的消极影响,因为上网而引发的一系列问题正逐渐增多,一些家长和老师甚至“谈网色变”。青少年沉迷网络,早已引起全社会的忧虑。他们中严重者整日沉溺在网络游戏等虚拟世界,到了分不清现实世界的程度,一度被命名为“网瘾青少年”。根据统计:七成以上的未成年人犯罪因网络而起,网络欺凌、网络犯罪、网络不良信息等现象的存在,需要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形成保护合力。
“亡羊补牢,犹未为晚。”我们首先要对青少年加大法治教育的力度。家长、学校、社会都要负起责任。需要我们手把手地教育孩子们明辨是非,分清青红皂白,让他们戒掉“手机瘾”。控制孩子使用手机时间,帮助选择内容;与孩子们达成协议。让青少年正确、适度地运用手机、网络,准确认识现实世界与虚拟世界的差别,也是我们关工委理所应尽的义务。互联网信息机构应加大责任,建立分级制度;制定网络管理方面的法规政策,加强网络监管,对不良网络信息做到出现一起,查处一起,根据危害程度,处罚到位,在经济上罚到其破产,决不手软。
二、家庭教育缺失及对策
孩子们能否快乐、健康自由地成长,涉及每个家庭的幸福,事关中国梦可持续实现。受一些不良社会环境,家庭环境的影响,一些孩子们在成长过程中,人生观、道德观遭受前所未有的挑战与冲击,出现了人格心理上的障碍:网络成瘾、冷漠自私、攀比骄奢,甚至走上极端,厌世自杀。一个个真实的案例足以显示:孩子们的成长面临危机。
例如:有这么两个家庭,双方母亲心胸狭窄,平时遇事斤斤计较,一方将煤炉放置对方“地盘”超过了一点,就大骂了起来,双方为这小事争吵不休。日积月累,在两个孩子心灵中,燃起了“复仇”的怒火。结果惨剧发生,一方孩子用斧头砍死对方。这不是凭空捏造、也不是“天方夜谭”,而是发生在多年前安庆的一件真实事件。凶手被执行枪决,两个家庭彻底破碎。
家庭教育还存在危害巨大的“烧钱式”教育。一是补习班层出不穷:一个孩子英文补习1.2万元、数学1.4万元、舞蹈7000元、钢琴1.2万元、绘画6000元,一年下来,光补习就得花去5—6万元。母亲感叹:“养的不是孩子,是台碎钞机。”一位月薪3万的高管妈妈算了一笔帐:女儿一趟美国游学10天花20000元,平时请人照顾5000元,7月钢琴考级200元一节课,一共2000元,游泳2000元,学科三门6000元,一共35000元,光靠她,一个月的薪水还不够。“拔苗助长”,成效不大,反而助长了孩子花钱大手大脚的坏习惯。
家庭环境缺陷、监护人失格等也容易导致未成年人“恶性伤害圈”。流动家庭、离异家庭、单亲家庭、外出务工家庭、再婚家庭的未成年人犯罪占比居高,凸显出监护职责缺失问题严重。对此,应强化家庭与家庭保护功能。家长应当积极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给孩子们做好表率,树立正确的育人观念,及时纠正未成年人的偏差思想,并在家庭教育出现难题时,主动寻求社会力量的帮助。“监护青少年是家庭应该承担的责任,青少年的监护是亲权的补充和延长。”我们还应加强对监护失格困境青少年的保护措施,积极构建以家庭监护为基础、社会监护为补充、国家监护为兜底的未成年人监护制度,切实保障青少年的生存、发展、安全权益。
三、社会影响也不可小视及对策
现在社会上的形形色色、五花八门的潮流,时刻影响着青少年。“拜金主义”、富二代住的花园式的洋房、大明星一个婚礼上亿元。刚刚富起来的、甚至刚刚脱贫的的子女又该如何面对社会上的这些现实呢?古人云,“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我们一定要教育青少年艰苦奋斗、勤俭建国、勤俭持家。纽约大学终身教授熊玠在他主编的《习近平时代》一书中说,习近平“继承了父亲实事求是、节俭诚朴的品格,并直截了当地呈现在施政方略的每一个细节之中。”再说,国家花几十万元培养学子出外深造。学成后,却在异国他乡挣钱、为别国服务。这种现象值得我们深思。
某电视上女主角讲“美国是法治国家”,这简直颠倒黑白,为美国贴金。疫情以来,其国内受疫情影响的老百姓由于得不到有力的保障、医疗措施,死亡人数达15万之多,而且还在不断增长。美国国内抢杀不断、种族歧视严重、干涉别国内政,阻止他国发展、任意退出联合国有关组织、拒交会费、支持香港叛乱分子……所有这一切都是违反国际法。“颠倒黑白者可耻。”为此,我们一定要增加法治观念,丰富青少年的法治宣传教育形式,不断增强青少年法治的实践性、体验性、趣味性以及互动性,正确认清国际国内形势,有利于培育青少年对法律的信仰,有利于优化青少年的健康成长环境。
“凝聚关爱力量,迈上新的征程。”我们关工委一定要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对于问题的青少年,关工委和学校要进行“一帮一”、“多帮一”的结对帮教活动,对问题青少年要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辅导;建立“家校”联系制度,努力推进家庭法治教育,帮助家长梳理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让青少年在家庭普及法治教育,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让学生在家庭日常生活中接受法治熏陶,以达到“法治并不遥远”、“法治在我身边”的教育效果,让父母当好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在现代社会中,让青少年学会做人的一个基本要求就是要知法、懂法、守法和学会依法办事,既要学会运用法律手段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也要学会根据法律自觉地规范自己的行为,坚定理想信念,磨练坚强意志,锻炼强健体魄,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时刻准备着。
(作者系迎江区关工委执行主任)